(拍大腿)梅州老城区开了三十年的腌面店,为啥在美团上排不上号?江南大道新开的奶茶店,咋就三个月回本了?今天咱就唠明白,用百度推广搞客流的门道,可比你想象的多!
基础问题扫盲站
问题一:百度推广不就是花钱买广告?
错大发了!梅城做捆粄的老张去年就这么想,结果烧了五万块,客人全跑到潮州去了。正经玩法是(敲桌子):系统先锁定"正在找腌面店"的人,再根据他手机定位推三及第汤套餐,这才叫精准投放。
问题二:小店有必要搞推广吗?
你看江北步行街那家肠粉店,八平米铺面月砸三千推广费,现在每天卖600份。老板原话:"美团抽成22%,不如自己钓客!"
问题三:怎么判断该不该投?
教你个土法子:打开百度搜"梅州 夜宵推荐",要是前三名都是连锁店,这就是你的机会空档!
场景实战三板斧
场景一:节假日流量争夺战
去年冬至,梅城羊肉店老板们集体犯懵——搜索量暴涨300%,但转化率才1.2%。问题出在哪?
正确打开方式:
- 提前15天布局"冬至进补""客家羊肉煲"长尾词
- 设置"到店扫码送客家黄酒"诱饵
- 绑定"江北老街""客天下"等地理围栏
(压低声音)有个骚操作:在落地页嵌入"冬至聚餐包厢预约表",光定金就收了八万!
场景二:地理位置精准卡位
梅县新城区的酸菜鱼店老板哭诉:"周围三公里没有竞争对手,咋就没人来?"
破局关键:
- 早7点投"梅县新城早餐推荐"(点击单价才0.8)
- 午间推"写字楼周边快餐"定向套餐
- 晚8点重点投"夜宵配送"即时需求
(突然笑出声)最绝的是这家店在百度地图标注了"免费停车位",到店率直接翻倍!
场景三:菜品冷启动套路
新开的客家菜馆怎么推?学学这家店的玩法:
- 首周只推"五华酿豆腐套餐"(点击费打五折)
- 第二周新增"三及第汤+腌面"组合词
- 满月时上"四人客家宴"定制服务
(拍桌子)重点来了!他们在菜品图里加了"梅州非遗传承人推荐"水印,转化率飙到11%!
避坑急救包
陷阱一:盲目跟风投热词
去年有家店狂砸"梅州网红餐厅",结果来的全是拍照不消费的。正确做法是(掰手指):
- 周一到四主推"工作日套餐"
- 周五重点投"家庭聚餐"
- 周末主打"团体订餐"
陷阱二:忽略移动端优化
实测数据:梅州食客78%用手机搜索,但很多店还用电脑版页面。要命的是(拉长音):加载超3秒,客户跑得比梅江汛期的水还快!
陷阱三:不会算账
教你个公式:
客单价×转化率 > 点击成本×3
比如卖腌面的,客单价15块,转化率要到5%,才能扛住2块的点击费
个人观点时间
要我说啊(点烟状),梅州餐饮搞推广就跟炒田螺似的,火候调料都得精准。现在十个老板九个在抱怨平台抽成高,但转头就去抖音刷礼物。醒醒吧!(敲桌子)百度推广这玩意,玩好了就是自家鱼塘,比租别人池塘强多了。
最后送句话:别把推广当烧钱,要当钓鱼竿。你看梅江桥头那家鱼生店,天天在投"梅州 深夜还能吃什么",这不,凌晨两点还满座呢!